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婆娑世界的行者 > 第43章 再遇苏东坡

第43章  再遇苏东坡

        辛子秋听见有人喊他,心里好生奇怪,自己在汴梁并没有熟人啊。

        仔细循声一看,他顿时乐了:

        “我道是谁?原来是苏子瞻到了,真是有缘。”

        原来喊他名字的人,正是昨天在路上刚认识的苏轼和苏辙。

        这两兄弟还是方巾包头,一副书生打扮,不过换了一身新衣,丝毫看不出旅途的疲顿。

        苏轼合上手中折扇,走上前拱手笑道:

        “昨日匆匆别过,甚是不舍,今日我兄弟二人是应辛小郎君之约,特地来开封府寻你。”

        原来苏轼心心念念的,就是想让辛子秋带他去吃好吃的。

        倒不是他厚脸皮非要蹭饭,只是他以为辛子秋对汴梁城熟悉,能知道些外地人不知道的地道小吃,故此一到汴梁,就和弟弟两人按照约定,来南衙开封府找人。

        贾宪急着回家研究算题,而且也挂念孙女,看到这几个年轻人聊天,便说道:

        “你们年轻人好好聊,老朽就不掺和了,我先告辞。小秋你认识回家的路么?”

        辛子秋点点头,和贾宪告了别,手一挥,对苏家兄弟说道:

        “走,咱们去吃饭,给子瞻兄和子由兄接风!”

        他向来没把金钱当回事,也不在乎苏家两兄弟是否专程来蹭饭,反而是在此地见到朋友,十分开心。

        可话一出口,他就觉得有点欠考虑,请客他倒不在乎,反正兜里有钱就花呗。

        不过他自己就是个外来户,初来乍到的,哪儿知道汴梁城有什么好吃的?

        可当着苏家两兄弟的面,又不好承认自己是棒槌。

        想了想,他记起刚刚来时经过的汴河附近有不少大酒楼,装修得气派宏伟,吃喝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摸了摸兜里的官交子和金元宝,辛子秋底气顿时足了起来,摆出一副地头蛇的样子,领着苏家兄弟,大步流星就往汴河走。

        一路之上,三人畅谈甚欢。

        苏轼博闻强记,虽然来自西川巴蜀,但对中原的风土人情都颇为熟悉,对汴京更是了若指掌,交谈之中,给辛子秋好好补了补汴梁城的历史文化知识。

        辛子秋虽然和苏轼相比是个半文盲,但毕竟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知道的各种奇闻异事极多,也给苏家兄弟讲了不少。

        譬如他讲到此地向南,在不知多少万里之外,有冰川大陆,上面有黑白色的鸟,名为企鹅,善游水。

        又说到远在西方,有大陆称为阿非利加洲,有广袤无际的草原,上面有狮子斑马,无穷无尽,还有巨大神秘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辛子秋讲得唾沫星子横飞,活灵活现,苏家兄弟听得一愣一愣的,连连点头,不停称赞辛子秋见多识广。

        正聊着,三人又走到了汴河边上,上了桥。

        苏轼踩在木制的拱桥之上,不断啧啧感慨,对辛子秋说道:

        “子秋兄弟,你可知这虹桥的来历?”

        辛子秋摇摇头,他连这拱桥叫“虹桥”都不知道,何谈来历?

        苏轼轻摇折扇,摇头晃脑地解释道:

        “此桥结构精巧,造型优美,便是著名的汴梁虹桥。我大宋造桥技术冠绝古今,巧夺天工,这座虹桥更是集大成者。你可发现,这虹桥有何特殊之处?”

        辛子秋今早走过一次虹桥,可当时光顾着看河里的浮尸,却没顾得上看桥梁结构。

        此时他听了苏轼发问,便扶着护栏,仔细打量了一下整座拱桥。

        他虽不懂建筑,可观察力过人,一下就看出了不同之处:

        “这座桥全由木材修建而成,而且没有桥墩?”

        确实如他所说,整座拱桥宛若一道彩虹架在两岸,下面没有任何支撑。

        正因为如此,虹桥下方宽阔高大,可容大型船只顺利穿行,畅通无阻。

        苏轼点头道:

        “正是,此桥由众多能工巧匠设计制造,是以无数整根大木料并列铆接榫合,一体而成。因拱形分担承重,即使没有桥墩,容纳千人也毫不费力。”

        辛子秋看看周围,这虹桥之上,可容十几人并肩而行,此时上面行人熙熙攘攘,两边还有摆摊卖刀剪五金,杂货,食品的小商贩,不仅感慨中华文明之悠久,智慧之高深。

        这可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在没有重工机械的情况下,能将无数巨大木料于汴河之上一点点搭建而成拱桥,其中工程之浩大,建筑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这里的一切,都展示着千年前的大宋经济之强盛,工业之发达,远胜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

        辛子秋站在桥上,凭栏远望,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比之任何爱国主义教育都行之有效。

        可惜不是谁都有机会穿越的。

        ……

        正在他感慨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个卖点心的老头儿,脖子上挂了个大大的食盒,叫卖声清脆响亮。

        苏轼一见有吃的,便兴奋起来,收起折扇,走上前去问道:

        “老丈,这是什么点心?怎么卖的?”

        老头儿说道:

        “我这是独门秘方的三鲜莲花酥,两文钱一个。”

        苏轼看了看他的食盒,只见上面横七竖八分了几十个格子,里面装着粉红色的酥皮点心,状若含苞待放的莲花,闻起来清香淡雅,十分馋人,可个头儿小的可怜,比一枚铜钱大不了多少,都不够一口吃的。

        这位吃货大哥立刻还价道:

        “老丈,你这莲花酥太小了,卖两文钱可也忒贵了些,要不这样,一文钱一个,我一口气买三个如何?”

        那老头儿看了他一眼,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不行,你这书生好来的无礼,哪有这样还价的?”

        苏轼想了想:

        “那四文钱三个如何?”

        辛子秋在一旁看了,下巴差点没掉下来,这大文豪也太接地气了,和街边小贩讨价还价不说,还上来就直接对半砍价,一点都不害臊,看来也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了。

        那老头儿就差把一个“滚”字写在脸上了,理都不理苏轼,扭头就要离开。

        辛子秋从兜里掏出几枚铜钱,上前递给老头儿道:

        “老丈,我这位朋友好开玩笑,你老人家别介意,这里是六文钱,我买三个尝尝。”

        那老头儿嘟嘟囔囔着,什么“没钱就别买”,“读书人还要占便宜”之类,不过还是收下了辛子秋的铜钱,伸手往食盒里拿糕点。

        辛子秋扭头朝着苏轼一笑,见他丝毫没有脸红的意思,反而看着辛子秋,轻摇折扇,一副“你当了冤大头”的表情。

        辛子秋白了他一眼,扭回头正准备接过莲花酥,奇变陡生。

        老者趁他目光斜视之时,忽然从食盒底部抽出一把尖刀,猛刺过来。

        光天化日之下,雪亮的刀光闪动,耀眼夺目,寒气潋滟……

        ……

        十万字~撒花

(https://www.mangg.com/id113731/1667017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