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为朕解忧者,唯有苏景明(求追读)
苏良面色认真地阅读着欧阳修的《论范仲淹韩琦等罢政事状》。
读罢。
不由得长呼一口气。
额头上竟泛起细细密密的汗珠。
这是他第一次读文章,竟读出了一身汗。
不愧为当朝的文坛领袖。
太能言!
也太敢言了!
此文,乃是欧阳修为范仲淹、富弼、韩琦、孙甫四人被相继外放而鸣不平。
他在文中称:
“臣闻士不忘身不为忠,言不逆耳不为谏。故臣不避群邪切齿之祸,敢干一人难犯之颜。”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
“今此四人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此臣所以为陛下惜之也。”
“群邪争进谗巧,而正士继去朝廷,乃臣忘身报国之秋,岂可缄言而避罪?敢竭愚瞽,惟陛下择之。”
……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一赞一损。
赞范仲淹、富弼、韩琦、孙甫四人的品性、口碑、为官期间取得的功绩。
损当下朝堂宰执们的迂腐、内斗、无能、贪婪自私,并将他们统称为:群邪。
笔锋携杀气,字字似刀剑。
一怼便怼了一整窝。
虽未直呼群邪的名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他骂的是谁。
苏良读完后,顿觉神清气爽。
宛如炎热的夏日喝了一碗拔凉拔凉的井水一般,甚是舒服。
但细细一想。
感觉此文大概率是欧阳修激愤时所写,或酒后成书。
写时一时爽,但后续却会招来祸端。
首先,当下的宰执们都没有犯错,朝堂也非常稳定。
根本没有任何罢黜的理由。
其次,范仲淹、富弼、韩琦都是自请外放,孙甫则是有逾矩之错,不能再担任台谏之职。
故而,欧阳修的批判根本站不住脚。
完全是在诛心。
最后只能让守旧派们找到他的把柄,再次指控他与范仲淹、富弼等人结私党。
苏良看向周元。
“官家看到此谏书,应该留中吧,为何会流传出来?”
周元无奈一笑。
“欧阳永叔可能猜出官家会将谏书留于内廷,不予理会。故而在向官家呈递时,他又抄录了一份呈到中书,昨晚,此谏书便到了,现在应该已满朝皆知了!”
苏良微微皱眉。
依照欧阳修的智慧不可能不知凭借这份谏书,不但不能绊倒当下的宰执们,还会为自己制造结私党的麻烦。
他依然这样做,只有一种可能:
他对朝堂已经极度失望,也欲贬职外放,去做一个闲散的地方官。
前不久。
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的吴育入中书,成为了参知政事。
按照常规,欧阳修述职完毕后,定然会补上翰林学士的缺儿。
顿时,苏良全明白了。
欧阳永叔的真实目的,是在求贬谪外放。
一旁,周元感叹道:“接下来,恐怕朝堂又要掀起一场风雨了!”
……
而此刻。
垂拱殿内。
皇帝赵祯一脸怒火,气得直想撂挑子不干了。
他本想着冷处理欧阳修的谏书,没想到欧阳修呈递给中书的还有副本。
<div class="contentadv"> 此文章,已满朝皆知。
“这个……这个……欧阳修,不是……不是在逼朕吗?难道朕只有听他的,才算是明君?”
“字字句句都是忠君爱国,其实都是为了一己清誉,为了一个诤臣的名号,孰奸孰忠,谁适合留朝堂,谁适合做外官,难道朕不比他清楚吗?”
“他若有能耐,朕就让他将朝堂的宰执职位全兼任了,朕倒要看看他能够做出什么样的功绩,能否让我大宋朝堂再无争端!”
……
午后。
贾昌朝、王拱辰、钱明逸、还有新任的监察御史李京就开始上疏了。
这些人,嗅觉极为灵敏,抓到了欧阳修的漏洞,自然要下狠手。
他们称,欧阳修的《论范仲淹韩琦等罢政事状》居心叵测,勒令君主要以他的好恶选拔朝廷宰执,其罪大焉!
另外,欧阳修事事皆称朝堂离不开范、富二人,有结私党嫌疑。
这两宗罪名,便足以将欧阳修压得抬不起头了。
紧接着。
陆续有臣子开始上疏,大多都没有站在欧阳修那边。
欧阳修的文辞过于犀利。
攻击面实在太大。
他的这篇文章,用一句话可归纳为:
“当下的宰执官都是废物,朝堂离了范仲淹、富弼、韩琦、孙甫四人,根本无法运转。”
这句话的攻击性,几乎覆盖了汴京城的所有京朝官。
对于大多都自恃清高的士大夫官员而言,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鄙视和侮辱。
难道大宋朝只有你欧阳修是贤臣能臣?
难道只有范仲淹、富弼、韩琦可做宰执?
难道大宋朝离开你们几人就要灭亡了吗?
……
群臣激愤,奏疏如雪花。
有人骂他欺世盗名,有人骂他故作清高,有人骂他是害国之臣。
还有人称他实无大才,只是靠着蝇营狗苟的文字换来了青云直上……
骂者如云,甚是毒辣。
欧阳修还未到京,弹劾他的奏疏便堆有五尺高了。
……
这时,垂拱殿内。
翻阅了诸多弹劾欧阳修奏疏的赵祯,不由得一愣,思索了片刻后,喃喃道:“莫非欧阳永叔的这道谏书不是为了弹劾别人,而是想要自己贬谪外放?”
赵祯心思细腻,一下子想到了这种可能性。
越想越觉得可能就是如此。
前日,赵祯命人已将敕封欧阳修为翰林学士的草诏都拟好了。
想到这里,赵祯不由得感到甚是心寒。
朝中贤臣不愿在朝堂效力,却欲外放担任地方闲官。
他这位皇帝难道就那么不堪吗?
赵祯又气又急。
但却束手无措。
朝堂贤吏能臣并不少,但真正懂得他这位官家苦楚的却没有一个。
赵祯望着满桌的奏疏,心口发疼。
此刻,一种巨大的孤独和无助感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肩头,令他痛苦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眯了一会儿。
睁开眼后,突然看到了苏良呈上的奏疏。
赵祯打开奏疏,慢慢看了起来。
片刻后,赵祯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
不多时竟露出了一抹笑容。
其喃喃道:“满朝臣子,知朕且能为朕解忧者,唯有苏景明!”
(https://www.mangg.com/id113718/16665219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