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214章 景明,此策若成,你足以配享太

第214章  景明,此策若成,你足以配享太庙!

        禁中后苑。

        赵祯参加过金榜唱名后,正在偏殿休息。

        翰林学士、本届知贡举赵概突然来报,有四名老叟在金榜下闹事,声称有举子作弊,且要求面圣才会道出证据。

        赵祯不由得迅速来到了前殿。

        科举乃是朝廷大计,容不得有半分污点。

        片刻后。

        赵概带着上榜进士许同和四名老者,来到赵祯面前。

        四名老者见到赵祯,瞬间老泪纵横,跪在地上便嚎啕大哭起来。

        一边大哭,一边道着委屈。

        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撕心裂肺。

        赵祯并听不清楚,但见四位老者的状态,便知他们定然是经受了巨大的委屈。

        四名老者哭了近半刻钟才慢慢停了下来。

        一旁的赵概,急得直跺脚。

        赵祯令内侍为他们拿来毛巾,先擦了擦脸,而后才问道:“你们到底有何事,可尽向朕道来。”

        赵概在一旁补充道:“四位,可令一人向官家道之,先告知你们的身份,然后再言其他。”

        当即。

        一名瘦弱的老者抹了抹脸上的泪珠,道:“官家,我们……我们终于见到您了!”

        “我们是楚州兴化县的村民,我们……我们……我们不是来揭露他作弊的,而是……而是要状告他的父亲许重山。”

        “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才去闹金榜,谎称他科举舞弊!”

        “我儿曾来京城告御状,但刚欲敲响登闻鼓,便被人抓走了,然后就再无音讯,可能已经……已经被谋害了!”

        “官家,楚州兴化县知县所谓的大兴水利之功完全是假的。”

        “他为图政绩,毁掉了我们周边四个村子足足二百多家的庐舍坟墓,这让我们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我们多次进京告状,都被拦了下来!”

        “此外,他去年九月所抓的一名贩私盐的刘姓商人,乃是误判。刘员外是个好人,根本没有贩私盐,查获一千五百斤私盐完全是假的,是他为了缩短年资升官……”

        一旁,翰林学士赵概听得触目惊心。

        官员政绩造假,也时有发生。

        但像这种为修水利而毁庐舍、掘坟墓者,特别是以栽赃贩私盐为借口的,简直是前所未有。

        当下,大宋朝廷对盐业全面垄断,禁止任何个人炼制、售卖私盐。

        炼私盐三斤以上者,死罪;携带官盐入禁地售卖者,十斤以上,死罪。

        其中,地方官员若捕获私盐售卖者,可缩短年资升迁。

        一次查获一千二百斤私盐,可提前一年升官;一次查获一万斤以上,当年便可升官。

        朝廷这种做法本是为了维护盐税的收入,哪曾想有官员竟然敢如此钻空子。

        这时。

        一名小黄门将许重山的资料文书呈递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仔细一看,发现许重山由楚州兴化县知县提前一年升迁为海州知州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兴修水利和捕获私盐售卖者。

        当即,赵祯看向许同。

        许同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官家,我……不知,我皆不知啊!”

        赵祯没有再理会他,看向赵概,道:“赵卿,你将这四位老者安置到开封府闲舍内,此外将许同也软禁在开封府,朕将会派遣左司谏何郯详查此事,待水落石出后,再给百姓一个交待。”

        “臣遵旨。”赵概拱手。

        当日,左司谏何郯便奔向了楚州兴化县。

        与此同时,赵祯命开封府与御史台彻查,为何百姓无法敲响登闻鼓。

        ……

        很快,此事也传到了京朝官们的耳中。

        众人皆感到匪夷所思。

        一些官员真是为了仕途,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污蔑商人售卖私盐,视其性命为草芥,而后借此提前一年升迁,真是无耻至极!”王尧臣忍不住感叹道。

        王安石长叹一口气。

        “民间乡里,底层官员欲草菅人命,实在太简单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听到这话,苏良认可地点了点头,心中喃喃道:或许,呈递考成法的契机来了。

        三日后。

        在唐介与包拯的联合纠察下。

        查出了上百名涉嫌阻碍百姓敲响登闻鼓的吏员和百姓。

        阻拦百姓敲响登闻鼓告状,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息买卖市场。

        大宋允许百姓越诉。

        这导致一些登闻鼓院的吏员和周边居住的一些百姓,专门以此谋生。

        他们狼狈为奸。

        发现有告状的百姓,先将其拦下,设法看到诉状,然后告知被告之官员,使其出钱免灾。

        甚至有些人直接将告状之人拦下。

        只需告知那位被状告的官员,便能拿到奖赏。

        底层百姓,极易被哄骗。

        他们即使来到汴京城,也不知找谁有用,更不知能找到谁。

        ……

        三月十五日。

        左司谏何郯将案件卷宗经由驿兵呈递到了赵祯的面前。

        经查,四名老者所言,句句为实。

        许重山为个人仕途,好大喜功。为兴修无用之水渠,毁坏了二百多户百姓的庐舍坟墓。

        诬陷当地商人贩卖私盐,草菅人命,统统属实。

        此外。

        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的韩琦,现任福建路转运使的大胡子蔡襄,也各自纠察出三项相同的案例。

        两浙乃产盐贩盐之地,此等事件自然多发。

        赵祯看到这些案宗后,气得一整天都未曾吃饭。

        这些贪官酷吏,死罪难逃。许重山之子许同也必然会被取消功名。

        而这一晚,苏良也是至三更才入眠。

        他将心中所思的考成法写成了一篇千字文章,并命名为:官员考成策。

        ……

        翌日一大早。

        苏良并未将此策呈递禁中,而是先去谏院寻了欧阳修,他想让欧阳修看一看,此策是否可行。

        欧阳修仔细一看,愣了许久后,一脸崇拜地望向苏良。

        “景明,伱……你……是要……将我大宋的士大夫官员都培养成包希仁或王介甫吗?”

        苏良不由得笑了。

        一代文宗说话确实有趣,这个比喻非常形象。

        官员考成策的精髓,便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即在有限的时间内考察官员政绩。

        具体做法就是:命地方官员将每月应做之事皆记于三本账册之上,一本自留,一本留中书,一本留台谏。

        朝廷考察官员的规制由年考变成了月月考。

        当月未完成任务者。

        按照事件大小,缓急程度,皆会受到降级或罢黜的处分。

        此法可使得层层监察,减少欺上瞒下,不重实效,伪报虚报,以及令朝廷政令化为一纸空文的情况出现。

        真正针对的,便是当下有实职差遣的地方官员。

        此外,这种“月考制”也可将那些无能无才、滥竽充数的人揭露出来。

        依照目前苏良设定的考核难度,若严格实施,未来半年至少有一成的官员会被罢黜。

        早先,范富新政的“明黜陟抑侥幸”是减少吃朝廷这口大锅饭的官员,而苏良此策,则是使得无政事才能的官员,吃不了这口大锅饭。

        此策一旦施行,那接下来最忙碌的恐怕就是大宋的士大夫官员了。

        欧阳修笑着道:“景明,此策若成,你足以配享太庙!”

(https://www.mangg.com/id113718/1661676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