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后,心理就会发生一种特殊的变化。
那是来自于作为父亲的责任感。
在朱英陪着叶月清坐月子的时候,朱元璋开始放出将要给太孙选妃的风声。
这就让很多人有了自个的心思。
尤其是那些有适龄女子的,心里头更是无比的期待。
选妃一般是有四个标准的。
首先就是背景了,女子漂亮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背景,如果女子的背景是比较强大的,那这个女子的起点就是比较高的,得到宠幸的机会就会更大。
因为这样的女子也是可以带来一定的利益的,相反的一些比较很漂亮但是没有地位的可能就是名不经传的小人物了,整天伺候在皇上或者妃子的面前。
在目前的洪武年间,门当户对还是比较讲究的,后来到了朱棣之后,明朝皇帝为了防止外戚干权,这才从民间选妃。
比如太子朱标的常氏,就是常遇春的女儿。
可谓是强强联合了。
其次就是要漂亮,漂亮的女子总会让人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且作为妃子,带出去也是自己面子的象征,毕竟在古代有颜值的女子并不是轻易的随便找一个人就嫁了。
另外漂亮的女人权力一般也是比较大的,得到宠幸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然后就是身材好,漂亮会吸引人的目光,成为妃子的人选之一,但是除了漂亮之外还要身材非常的好,要是只有美丽的容貌,却没有很好的身材这也是会被剔除妃子的人选的。
毕竟在如今,女子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各种锻炼身体的器材并不是很完善,也没有人锻炼身体,身材肥胖的话也是会影响到自己未来地位。
最后就是精通琴棋书画,人们奉行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生活在大户人家的女子还是要学到一点才艺。
这一点也是到皇宫中选妃的加分项,如果长得漂亮身材好家世又很显赫,也能讨得皇上的欢心,这样的话被选为妃子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真正成为妃子受到宠爱的机会也是很高的。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徐妙锦这里。
徐妙锦神色带着几分异样,看着面前的大姐,想说些什么,又吞离了回去。
徐仪华自然明白这个小妹所想,问道:“太孙选妃的时候,你也是想要参与的吧。”
“你的一些事情,我也是知道的,可是太孙殿下,并不见得有这个意思,只是就选妃来说,这一块想来你也没有什么对手。”
徐妙锦无疑是非常符合现在太孙妃子的标准,只是在这一点,就得看太孙殿下本身的意愿了。
徐妙锦哪怕是现在年纪不大,但可见已经有了美人胚子的感觉。
等再过个几年,彻底长开后,必然是倾国倾城。
听着大姐的话,徐妙锦心中下定决心,说道:“我要去选妃。”
徐仪华想了下说道:“你是我徐家之女,可以看到太孙殿下选妃之际,必然不会有什么女子能有你的地位。”
“只是作为我徐家之女,去按部就班的参加选妃流程,未免就是过于简单了些,我便是去跟二弟说说,让他去找太孙殿下,或是陛下那边,探一探口风。”
“想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徐仪华说的二弟,便就是现在的魏国公徐辉祖了。
徐辉祖是洪武元年出生的,到如今刚好是二十六岁。
作为徐达长子,徐辉祖亦是继承了优秀的军事天赋,也很是得朱元璋的信任。
最开始名字叫徐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潇洒还有才气,在勋卫署左军都督府做事。
徐达过世后继承了爵位。
因为避讳皇太孙朱允炆的名字被赐名为徐辉祖。
数次在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练兵。燕王府的阿鲁帖木儿别有所图,被他抓捕诛杀了。
回来之后掌管中军都督府。
听到大姐说小妹徐妙锦想要成为太孙殿下的妃子,稍微迟疑过后,徐辉祖还是选择了支持。
“到时候我去找陛下说说吧。”
徐辉祖想了一下确定下来。
小妹徐妙锦喜欢太孙殿下的事情,徐辉祖也早就知道,徐家如今已然是大明的顶尖勋贵,并不需要去跟太孙殿下联姻来维持。
对于小妹的个人想法,不管是徐辉祖还是徐仪华,都算是比较支持。
徐辉祖也比较干脆,直接就到了宫里,找到了朱元璋。
“咱倒是没想到,你这小子还有给自家小妹求婚的事,这事自然是没有问题,到时候咱跟大孙招呼一下,便就不走选妃的章程了,寻个黄道吉日,直接册封为太孙侧妃吧。”
朱元璋也是爽快,对于徐妙锦的身份而言,确实就大明来说,也没个适龄女子可以比都上了。
加上徐达的关系,朱元璋对于徐达这些后人,还是比较信任的,而且徐达不在,也不用担心对皇权有什么干扰。
新生代的徐辉祖,便算是往后大明的中流砥柱了。
得到了朱元璋的认可后,徐辉祖便把这个好消息直接告诉了徐妙锦。
徐妙锦顿时面色羞红,满心期待。
朱英倒是对妃子这块没什么感觉。
虽说现在是长女,但朱英这里,肯定在往后是要优先叶月清。
如果叶月清生出了男娃,确定了嫡子,那么其他的开枝散叶,就可以没那么讲究了。
朱英除了陪同叶月清坐月子外,同时也在想办法研究整个大明往后的经济走向。
朱元璋对腐败深恶痛绝,大力根治使明朝维持清廉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桑麻棉种植为手工业提供原料,他积蓄下来的钱与粮,为数不少。
哪怕是说户部每年都是赤字,但在许多米仓,都保有一定的存留,加上卫所军户的自给自足,还有对官员俸禄进行一个缩减,其实大明的底子,还是很雄厚的。
历史上朱棣成为皇帝后,所用之消耗,基本上全都是朱元璋留下的底子。
缔造新都、疏通大运河、又要张辅平定安南并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胡荧“寻仙“、解缙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朱棣的花费没有止境。
尽管朱棣时期经济发达、国泰民安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经过二十二个年头的痛快花费,白米一石的价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贯,涨到五十贯了。
高产作物确实能够解决目前大明很多问题,严格说起来,如今的大明户籍人口在六千余万,这也使得口粮压力没那么大。
可是在往后的年月里,因为高产作物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大明必将迎来一个人口大爆发的时期。
天下的口粮是有限的,在更多人口的情况下,那么就只能不断的开垦新田地。
所以于农业和商业上,这个平衡对朱英来说就很重要。
“看来,还是要走进口这一条路子。”
朱英微微沉思过后,心里头想到。
所谓进口,就是从其他的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用以填补大明不断上涨的空缺。
简单来说,就是安排大明有实力的商人,到海外去做一个农场主,然后把粮食运送到大明来。
在这一点上,朱英是持鼓励的状态。
自然大米的运输不值钱,尤其是还要在平抑粮价的情况下。
不过朱英用护卫募集,还有海外开商权,来对海商进行一个数额的换取。
也即是说,朱英这边将会安排一定的力量,用以维持海外商人的安危,一些小地方,亦是可以安排大明的军士,以海商护卫的身份,进行一个雇佣。
简单点说,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对大明之外疆域的一个开拓。
在这里头,群英商会自然要作为大头。
其中的意思,朱英便交代给了张伯去办理。
张伯在得到消息后,当即就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动身前往江南。
目前的海贸这块,朱英是在大力扶持江南一带,像是福建,广州这些沿海地方,在海贸上已经是非常的纯熟,哪怕是没有海禁,干走私的都不在少数,现在只是将其规范了起来。
而江南不同。
江南这边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所以朱元璋在赋税上极为加重,江南一带全部都是加了极重的赋税。
这样的情况,首先让江南地区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干扰,其次就是民间对于大明的埋怨。
朱元璋所担心的问题,朱英自然也是知道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了世家大族之上,这些家族没有受到太大战乱的影响,对于大明的归属感不算强。
在他们看来,唯有自己的家族才是关键,而且朋党关系特别浓重,一直为朱元璋所忌惮。
包括刘伯温,多少也是受到了江南出身的影响。
在朱元璋这里不断的减分。
若是没有其他的方法,像是朱元璋现在的手段,其实是非常符合如今的大明。
然现在朱英在这块,有了更多的办法。
他想让江南这些大族们走出去,不要浪费太多的精力搞什么窝里斗,要斗就去外边斗。
当江南的大族们尝到了海贸的甜头,自然就会把精力都会放到开扩海外去。
在一定的程度上,便就相当于转移了大明本土的社会矛盾。
像是江南这种情况,其实福建,广州这些沿海城市也是同样的存在,而他们之所以没有江南如此严重,关键还是在于心思都跑到海外去了。
朱英干脆也用这个法子,来治一下江南试试。
或许是说距离产生美。
人嘛,只有身处异乡的时候,才会说对自己的家乡更加的思念。
同理,当人在国外的时候,便就会更加的思念自己的国家。
往往那些见识过海外生活的商人,反而在更大的程度上爱护大明。
经历战乱地区的,也就越发的向往和平。
看到别人一片片的饥饿,也就更加的思念自己国家的温饱。
张伯来到江南之后,便就把附近有点名气的大族,尤其是在江南造船厂有股份的家族,全部都招呼了过来。
然后将太孙殿下的意思给点了出来。
这下子,顿时就让许多家族的代表有些不高兴了。
“我说张大掌柜,这也太不合乎规矩了吧,咱们这边都是去跑海贸的,这让咱们带点人手,还得去海外搞农耕开垦,每年还要按照标准运送多少粮食回来。”
“人手这一块也就是算了,可那粮食从海外运回来,价格也得是按大明市场的标准走,这哪还有赚钱的余地,且那么多的粮食,可要占据船舱多大的位置,其他货物可就变少了。”
“这跑一趟海外,本就风险大,结果没挣着几个钱不说,指不定还有赔本的风险。”
有了第一个出来抱怨的,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也就渐变到越来越多的人附和起来。
唯有几个领头的大族代表,没有任何要说话的意思,只是稳端端的坐在那里,静静的看张大掌柜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怕是太孙殿下的意思,要是一个处理不好,也容易闹出事端来。
不过这里头的分寸,也是大有讲究,若是全员反对,让太孙殿下生了脾气,怕是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太孙殿下什么人,大伙都是领教过的,当然在这事上,是要留有几分余地。
张伯虽说是女真部出身,但跟着朱英走南闯北如此多年,每回谈买卖的时候,也不会说去避讳他,有什么不懂的,朱英也会在事后告诉他一些道理。
时间长了,自然懂的就多了。
当下也是轻描淡写的喝着茶,好像周边的埋怨听不到一般。
等声音慢慢的淡下去,张伯这才抬首环视了一圈后,慢悠悠的说道:“我说你们呐,眼睛就能老鼠一般,只能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也不好好想想,太孙殿下这里头的意思。”
“那可是海外,让你们带人手去买地,种植,这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意味着你们将会在海外有着大量的田产,外边可不是大明疆域,太孙殿下让你们得了这般好处,要你们回送点粮食,这算点什么事?”
此话一出,周边顿时沉寂了下来,一下子就犹如打开了新世界般。
随后会议的话题开始转动,风向大改,开始研究着关于每年送粮食的标准来,再也不提方才的事情。
(https://www.mangg.com/id111275/16760136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