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不可思议 > 第八章 地下深层居留舱 篇4

?他们发现甘勇脸上显出一种非比寻常的复杂表情,既尴尬又惊喜,脸色虽然还有些难色,但是他看上去轻松多了。“呵呵!那,那好吧!呃,其实吧!我的肚子里其实有很多的话要说,不过,”他的眉毛和眼睛狠狠上抬了一下说,“呃,我尽量让自己轻松点。”他清了一下嗓子走到那个示波器旁边,“这个SIR-9000型地质雷达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产品,是采用世界上唯一的无损探测技术。它被固定到这个*作平台的后边,它的基本原理是:发射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出中心频率为12.5M至1200M、脉冲宽度为0.1ns的脉冲电磁波讯号。”他边说边比划,“当这一讯号在岩层中遇到探测目标时,会产生一个反射讯号。直达讯号和反射讯号通过接收天线输入到接收机,放大后由示波器显示出来。根据示波器有无反射讯号,可以判断有无被测目标;根据反射讯号到达滞后时间及目标物体平均反射波速,可以大致计算出探测目标的距离。我们起初,”甘勇的眉毛微微上扬了一下接着说,“在探测这种不明信号的时候这个雷达起到了关键作用。建成我们这个居留舱之后,我们把它移到这里面来做进一步调查。”他指了指那个示波器上闪烁的暗红色亮点说,“开始这个亮点是用来表示太空飞行器的位置,而现在不是了,”他让大家看那个CDMS探测器,“这个探测器是用来探测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仪器,它现在与这个地质雷达完美结合在一起之后,不仅仅能探测出某种物体的确切位置,而且,”他顿了顿说,“可以感应出我们看不见的一些东西和能量。”

  

  “我们都知道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个概念是1934年瑞士天文学家弗里兹?兹威基在研究星系团中星系的轨道速度时,为了解决‘缺失的物质和能量’问题而提出的,”甘勇的表情轻松了很多,“所以我在张鹏翔博士协助下,联系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安吉拉?莱瑟特女士,我们一起研发了这个探测器。这个探测器主要是根据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特性与我们目前所在位置的岩层性质来实现它的探测功能的。”

  

  “这就是您先前说的张鹏翔博士的那个研究成果吧?”宋子豪问总指挥。

  

  总指挥点点头说:“多亏张鹏翔博士和安吉拉?莱瑟特女士的帮助,这个探测器才研制成功,不过这个探测器除了可以感应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它也为我们这次行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宋子豪这才意识到先前总指挥在会议期间说这里面有张鹏翔的研究成果,原来是在给张鹏翔增加下到这里面的勇气。

  

  张鹏翔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不,不,总指挥您夸大其词了,呵呵,”张鹏翔虽然在摇头,但是他的眼里透出得意和笑意比刚才他那种一闪即逝的笑容感觉舒服多了,“我和安吉拉?莱瑟特女士只是辅助甘勇博士而已,呵呵。”

  

  “张鹏翔博士请不要再谦虚了,呵呵,你还是和我们说一下那个什么暗物质吧?”总指挥笑着说,“我想我们多了解一些事情,对于我们以后的探测工作可能会有所帮助。”他朝大家点点头。

  

  “哦,”张鹏翔的脸上还留有浅笑,“暗物质其实就是我们看不到的一些东西,但是确实有确凿证据证明它存在的一种有质量的物质。它也存在于我们宇宙中,例如:恒星旋转速度过快,按可观测到的物质质量不足以提供如此大的引力,所以科学家们推测有部分我们所不能观测到的物质存在,就叫暗物质。暗物质主要由“弱相互作用粒子”(WIMP)组成,这种粒子能若发生反应,产生的特定信号能被由锗原子和硅原子制造构成的CDMS探测器捕捉到。该探测器被我们放在深达700米的这里,甘勇博士根据这里的地质情况,用周围的各类岩石、塑料、铅、铜等物质和一些气体成分的特性阻止暗物质之外的正常微粒到达探测器,这样就可以把与暗物质相混淆的宇宙射线和其他粒子排除开来。根据目前这两个仪器所显示的数据,那架太空飞行器发出信号的位置,大概在飞行器的中心位置,”他用手指了指示波器,“这个暗红色亮点就是信号源,在信号源周围似乎弥漫着一种暗物质或者暗能量。”他顿了顿接着说,“宇宙中仅5%是可见物质,星系的平均质量实际上比根据其亮度计算出的质量大160倍,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物质是不可见的。然而在这里,”他又指了指那个示波器,“我们已经捕获一次类似数据。这种数据和第一次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现的数据一致。”

  

  “您的意思是我们在这个太空飞行器内部发现的不仅仅是某种不明机器或者未知生物发出的信号,而且也存在这种类似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东西?”程家峰问道。

  

  张鹏翔点点头。

  

  “哦,天啊!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仅可以接触未知生命形态而且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获知暗物质和暗能量了,”刘静萍的声音又一次给人兴奋过度的感觉,“哈哈,我们还是尽快打开那个飞行器吧?”她注视着大家的反应。

  

  “呵呵,其实我们这里每个人都和你一样的想法,”总指挥说,“不过在打开它之前我们需要先熟悉我们居留舱内部的情况,以便我们以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稍安勿躁。”他笑着朝刘静萍点点头。

  

  “好的,看来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我抓紧时间介绍这里的情况,”王宏卫说,“大家也配合我认真听,尽快熟悉我们的工作环境。”他走到*作平台的前面的一排电脑旁边说:“这是第2组设备,是我们调查小组的工作用电脑,人手一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范围把自己每次调查的事项或者研究数据记录在上面。第3组设备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我们整个地下区域的监控、温度、湿度和各空气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等数据的采集,这里所有的数据将会通过无线传送装置传送到地面上的数据接收站。”

  

  宋子豪隐约想起那个解放军军官在引领他去见总指挥时,那间四周排满影响监视器的营房。

  

  “请大家听好了,我们整个居留舱以及设施的情况就是这样,”总指挥说,“即使我们不用打开那架太空飞行器,我们能够下到地底这么深的地方来已经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了。”话音刚落,整个“S区”的气氛似乎变得活跃了,大家的表情都非常兴奋。

  

  “确实是意义深远,”程家峰说,“况且,我们这次可能马上要接触的不仅仅是某种不明机器或者暗物质、暗能量之类的东西,还有可能真的存在未知生命形态。这或许可以打破生命是唯一进化过程假说的言论。”

  

  “生命唯一进化过程假说?”宋子豪疑惑的问道。

  

  “是的,根据各自学术领域的不同,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还存在着智能生命,而另一些科学家则不同意这种看法。”刘静萍看着宋子豪解释说,“不同意这种看法的科学家认为智能生命的进化过程经历了许多特定阶段,而这种特定阶段必须从地球这种特殊环境中才会实现。这种智能生命的特性体现了宇宙中的生命唯一进化过程,在地球以外的环境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这就是他的意思。不过,”刘静萍看了程家峰一眼接着说,“同意这种看法的科学家却提出了‘有生源说’,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源自外星细菌的残骸,这些残骸搭乘彗星或者流星,而这些微生物的残骸可以嵌入到灰尘微粒中穿过星系,它们通过轻微的恒星放射线压力从一个行星系统运行至另一个行星系统。”

  

  “但是你要知道,”张鹏翔说,“这些微生物从一个行星系统到另一个行星系统的过程中,那些放射线的辐射已经对其宣判了‘死刑’。”

  

  刘静萍点点头,“所以,加拿大赫茨伯格天体物理学会的客座研究员保罗?韦森提出了‘死尸有生源说’,虽然这些残骸已死亡,却仍包含着足够的有机物遗传信息可以孕育新生命。”

  

  “这么说地球生物和智能生命是外星细菌的产物?”总指挥问道。

  

  刘静萍摇摇头说:“对于这一点我们还不能妄下结论,因为这几种假说都有其道理。其实智能生命在地球上就差点没形成,地球的天文年龄约为46亿年,从原始地球形成经过早期演化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却经历了至少5.5亿年才形成。”刘静萍说,“也就是在大约35亿年前左右形成了单细胞生物。”

  

  “不错,在,在地质学的角度看,差不多是刹那间形成的。”甘勇说道。

  

  刘静萍点点头接着说:“单细胞生物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了29亿年以上,在5.4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突然出现了许多生命形式。在此之后的一亿年中,海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生生物。后来陆地上也出现了生物。再后来又有了空气,但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生命种类。既然在过去的34亿年以上的时间里,地球上没有出现智能生命,那么在地球以外的宇宙中,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让我们试想一下,”刘静萍那种兴奋劲高昂了很多,她接着说道,“假如在6500万年前没有那颗小行星坠落在地球上,恐龙就不会瞬间灭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新生命形式出现。也不会出现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也不会出现后来的猿,没有猿的出现更谈不上人的出现。这一连串的偶然也正好验证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四个子学说。因此有些科学家才认为,智能生物只有地球上才会出现,因为‘智能’这个特定因素,是在宇宙中以地球环境为载体的唯一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产物。但是由于我们对地球生命起源的真实过程了解甚少,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地球环境中的受损核苷酸序列中的遗传信息是否可以充当另一个外星世界的生命模板。就这一点谁能完整地解释呢?”

  

  “但是现在不同了,”张鹏翔说,“我们知道宇宙的形成时间大约是140亿年,它要比地球的年龄大出将近100亿年。正如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科普学家)所说:宇宙这么大,如果只是我们地球存在着生物那就太浪费空间了。”

  

  “不错,以此类推,”程家峰说,“这就很有可能不是生命唯一进化过程,因为的的确确有一架庞大的,而且是500年前的太空飞行器停留在外边。”

(https://www.mangg.com/id10418/603005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mangg.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angg.com